乐鱼app客户端下载

欢迎光临乐鱼app客户端下载官方网站!  今天是:2022-06-26 10:11  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首页 > 职业指导

求职切忌盲目当心骗子钻空子

【编辑时间:2014-07-21 14:32:54 来源:本站 作者:管理员 浏览热度:3252】

求职切忌盲目当心骗子钻空子
 
      有媒体报道,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近700万,被称为史上“最难求职季”。为了找到工作,不少毕业生在网上狂搜招聘信息,也有的父母托关系、走后门不惜花费重金。这样的心理,多少也给骗子们留下了可乘之机。近年来,太原也发生多起以帮人办工作为幌子的诈骗案件。7月4日,记者采访了太原市多名办案经验丰富的民警,请他们结合以往典型案例,就骗局的特点和如何识破骗局做一些介绍。

1 典型案例
自我吹嘘、抬高身份

小张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工作,一家人焦急地到处请亲戚、同事帮助找工作。前年,小张的姑姑听说同事的儿子徐某是某大公司的高管,能帮忙办正式工作。小张一家人立即联系到了徐某,徐某酒足饭饱后拍着胸脯说自己是公司负责人事和财务的高管,小张的工作没问题,但需要10万元的活动经费。小张的家人想也没想,马上将10万元现金送到了徐某手里。此后的一年多,徐某以置办服装、办理手续、培训等为由又向小张的父母索要了25984元现金。直到今年年初,小张拿着录取通知书到公司报到时,才发现自己受骗了。
接到报警后,民警迅速展开案件侦查。经查,徐某(男,28岁,太原市人)曾经在该公司工作过,但只是普通员工,并已于2009年初离职,此后一直游手好闲,无所事事。前年,听到父亲无意中说起同事的侄女想找工作时,便想借机骗点钱。于是他告诉父亲自己认识某公司的领导,能帮小张找工作。于是,徐某以父亲为掩护,向小张家人骗取现金12万余元,并伪造了假的公司录取通知书和收据。目前,犯罪嫌疑人徐某已被小店警方刑事拘留。

○骗局特点
自称认识高官,能帮人办事

这些骗子大多分为三类:一类是直接将自己吹嘘成身居显位的国家工作人员,或军队的高级军官等,这类人员的年龄多在35至50岁之间,也就是一般人心目中成功人士的年龄;第二类则是化身为某位领导干部的亲属,可以利用亲戚关系为别人办事;第三类就是冒充秘书、司机等领导身边的工作人员。
虽然骗子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,但行骗手段却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如骗子们往往选择扮演某单位的副职领导或司机。这是因为现在一般单位的领导配置多是一正多副,普通人很难对全部副职官员都了解,对司机的了解更是知之甚少。

2 典型案例
远程设局黑客作案

今年2月中旬,太原市民岑女士在家里上网投工作简历后,收到一名自称某银行招聘主任林经理的邮件。岑女士根据邮件提供的电话联系对方,后被对方以银行账户有一定数额的存款即可面试为由,骗取其开通某银行的网上银行。随后对方通过黑客手段,将岑女士银行卡内的近30万元一次性转入一个支付宝账户。岑女士发现卡内现金被盗后,立即报警。

○骗局特点
电话“遥控”进行存款、转账

“远程面试”诈骗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:一种方式是谎称“银行实际操作考试”实施诈骗。不法分子先冒充银行在网上发布招聘信息,求职者应聘后,对方通过电话进行“远程实战操作面试”,首先要求面试者提供银行卡号,说是会往卡里汇一定数额的钱款,要求面试者在ATM机上按指令在限定时间内取款再转账到指定账户。一旦被害人到ATM机进行“面试”,不法分子会在电话里谎称系统出了问题,要求面试者“为尽快完成面试”,先把自己卡里的钱转账到“面试账户”,从而实施诈骗。
另一种方式是发送短信、寄送信函,称能提供“低息贷款”,要求被害人开通银行账户和网络银行,并提供账号、个人身份信息作为“贷款”凭证。此后再要求被害人在自己的银行卡内存一定数额的钱证明“具备还款能力”,随后不法分子就会利用骗得的银行卡号和个人信息,通过网络银行将钱转走。
警方提醒,无论电话诈骗的借口如何花样翻新,但万变不离其宗,最终都是通过电话“遥控”被害人进行存款、转账。请市民不要在不明电话遥控下,在银行或ATM机上进行存款、转账。

3 典型案例
骗了钱后玩蒸发

张某,今年28岁,大学本科学历,医学专业。大学毕业后,张某一直靠打工维持生计。眼看着周围的同学都结婚生子,张某十分着急。张某一直觉得,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家,都是因为没有正式工作的原因。于是,张某想找一份有正式编制的工作。
去年年初,张某认识了自称在某杂志任主编的王某。王某答应给他找一份医院的工作。经过一番讨价还价,双方约定按10万元的价格来办。
此后的两个月,张某和父母筹齐了10万元,交给了王某。随后,他们多次与王某通电话,对方总是称在外地。张某催得急了,王某提出还需要两万元活动费。张某答应了,并请对方抽时间回来见面,但王某还是不肯露面,而是提供了一个银行卡号,让王某把钱打到卡上。这时,张某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于是报了案。

○骗局特点
能推就推

此类骗术中,骗子大多为两种极端。拿到“活动经费”之前大多大包大揽,对于当事人提出的关于工资、待遇等多方面要求,统统都敢答应。拿到“活动经费”后,要推就推,实在推不过去,立马玩起人间“蒸发”。
这类骗局中,几乎所有的骗子都有这样一个特点:学历不高且无业,但会与各色人等打交道,深知“见什么人说什么话”,因此在实施诈骗时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。

○防骗法宝
遵守社会规则可避免受骗

民警指出,近来发生的诈骗案件中,犯罪分子“攻击”的弱点多集中在买房、找工作、办理入学等社会焦点问题上。因为在现有社会条件下,廉价房屋、好工作、好学校等资源还处于稀缺状态,而这些恰恰又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,因此很多人就想到了要通过“关系”获得竞争优势。其实,面对这些骗局,只要牢记一个原则便可以避免被骗,那就是遵守社会规则。不要企图通过不正当的手段,获得某些利益。只有这样,才能有效规避风险,不给骗子可乘之机。
另外,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,入职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押金或者各类费用。那些需要先交钱、交服务费的就业信息,都是有问题的。骗子的手段都是借事主着急就业心理,巧立名目,先收钱,然后以各种理由不予退还或者逃之夭夭。民警提醒求职者,正规工作不收押金,不指定医院体检,不乱收费用。
民警提醒,毕业生找工作一定要擦亮双眼,切不可着急盲目,小心上了骗子的当,遇到危险,应及时报警。(来源:山西晚报)

XML 地图